|
写给坏脾气的你你也应该遇到过脾气很差的人吧。 有时过年回家,难免遇到很多亲朋好友,大家都彼此知道对方的性格。 有时会遇到对方很没礼貌地惹怒了你,大家给你的劝慰是:“他脾气就那样,你不要计较。”意思就是你计较,反而是你小气了。这是中国式的宽容,而这种宽容,往往是最有害他人成长的。 溺爱,就是将孩子溺到水里,不会自我反省,当然也就不会发生改变。 脾气,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气质,指的是人的神经类型特点,而气质本身在性格的影响下可以被改造。 而拥有稳定的情绪,应该是成年人的标配。但很多时候,我们对于太过亲密的家人,反而更容易将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。 我一直以来的主张,就是“人要完成自我完善”。成长就是给你一个机会,不断地完善自己。越成长,越能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;越接触越多的人,越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。 回想我的成长阶段,性格都在发生着改变。小学时很开朗活泼,眼里满是阳光星辰;到了初中时代,却变得敏感多疑,又很爱生闷气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内心逐渐开阔,一些生活中的小事,我都不会再计较了。即使有人觉得得罪了自己,我都可以一笑而过。心情是自己的,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呢。 曾经爱上闷气的我,现在却很讨厌爱生闷气的他人。当成长到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而且想让自己被更多人喜爱时,就不会再犯曾经那些幼稚的错误了。 这就是内心驱动力的崛起,想要成为越来越好的人,让他人喜欢,也让自己满意。当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时,自然就会全力去改变自己。 想到以前读过一个故事,一个高中男生天天晚上翻墙和同学去通宵上网打游戏,直到有一天深夜翻墙时看到那天来为自己送东西的父亲,为了节约钱蹲在墙角过夜,他含着热泪看着这一幕。从此他改变了,从此不再出去打游戏,而是认真努力学习做题,最终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学生。 这样的例子,还有很多,但结论只有一个: 只有你真的想彻底改变时,想成为更好的自己,想要让关心你的人骄傲,想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,并且不想被别人不喜欢时,你就绝对会在内心产生无比的动力,去克制和改变自己。 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内驱力,内驱力才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关键。 我接触过的学生中,有的孩子容易暴怒,脾气属于易怒型,很容易打架和发脾气。 后来慢慢地被我教育下来,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想要改变自己,我也陪伴着教他改变,运用一些小技巧,现在他几乎没有再打过人,反而人变得温暖又积极,完全变了一个人。 有的家长跟我说,自己的孩子在家很爱生气,脾气很像她爸爸倔得很,很难改变啊。 小女生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爱生气,平常在学校我也可以看得出来。之后我常常和她聊天,分析她的问题,教她怎样开朗。 后来她慢慢改变,她跟我说,我说的那句“心中要有一片海,心中有海时,大事也会化小”对她的影响很大。 这两个我身边发生的实例,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脾气是可以改的,只是从小就缺乏一个好的引导,父母没有教育下来,或者长大后也没有意识到要真正改变。 还有类似这样的问题,就请通过对自己的了解,和周围朋友对你的评价,开始觉醒而改变自己吧!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,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,要严格地对待自己的缺点,在这方面不要太宽容。 如果你的无端愤怒,伤害了亲近的人,你要改; 如果你的懒惰,威胁到了生活的质量,你要改; 如果你的敏感,影响了与他人的关系,你要改; …… 发挥你的内驱力吧,从现在改变自己。不是不可以,而是你不愿意改变。 我现在也有很多缺点,但当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时,我很久之前就走在了完整自己的道路上。那么你也跟我一起吧! 有缺点就改,别人一定会喜欢你,你自己也会满意自己,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事情。 那个墓碑上写着我喜欢的那句墓志铭:我想改变世界,最后发现改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。 我们带着一身毛病在世间行走,遇见各种不同的人,忍受着自己的不完美。 漫长岁月,我们要做到的,就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。完善自己啊,这样才有更多的可能遇到更多更好的人!
上一篇情感问答 |